/65/65076/19385475.html
第一个外力,以陈祖义为首的海贼;
郑和的船队终于抵达太仓州。
第二个外力,日本。
可大小琉球不是安南,人家老实巴交,甘当小弟,逢年过节总是会派遣使臣来喊一声大哥,过节好,这要是朱允炆突然刀把大小琉球掉,舆论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一众官员必然会大骂朱允炆背信弃义,不讲原则,不要脸……
朱允炆传了旨意,大致意思是北巡尚未结束,回京需要时间,你们都候着吧。
京师有啥事,先让儿着……
朱允炆抵达任城时,已是十月初五,北风凛冽。
但朱允炆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暂不回南京,反正使臣一时半会也回不去,次航最快也是明年九月份,这群人需要住在大明近一年,不着急上就见面。
虽然朱允炆没有亲自去迎接郑和,但为了表达对郑和船队与军士的重视,旨让朱文奎带文武官员亲至长江边,代天嘉奖将士。
《踏星》
朱允炆打安南不是没有阻力,也有官员反对,比如阁大臣陈迪等,只不过安南得太过分,不打没办法收场了,这才动用了大军。
可问题是老朱对外采取的是怀柔政策,这一条政策深得人心。为了表达是真的怀柔,老朱连打了大明几次的安南都没有还手,一而再,再而三地想要通过使臣外交来解决问题。
最重要的是,朱允炆必须去一趟北平,在那里提迁都的设想,商讨迁都的可行。已经走了一多半路了,现在让自己回,不合适。
看着这一条消息,朱允炆不由暗暗庆幸,这次归航的时间选得有些冒险,北风之,船队能顺利回来算是好样的了。
朱允炆沉思良久,终于在过了黄河上岸之后,对杨士奇等人说:“待郑和返回之后,朕会安排应对之策。”
考虑到官员要气节,大明朝也应该有骨气,不能对兄弟刀,朱允炆想要拿大小琉球,唯一的办法就是借助外力,而这个外力有三个:
在朱允炆看来,衍圣公府的名声可不好,用不用需要慎重……
杨士奇与夏元吉见朱允炆已有决断,并没有再说什么,虽然陈祖义是个危险人,但对大明来说,他现在就是个小贼,再怎么折腾,也不会带来无法承受的损失。
现在最合适的外力,就是这个陈祖义了。只不过这个人虽然是一颗好的棋,但不好控,加上被郑和打得太惨,估计是没胆量直接攻大小琉球,以免被堵在陆地上被包了饺。
问题就在“迟早”两个字上,到底是多迟,多早,朱允炆本不清楚,后世学习历史的时候,琉球历史都是一笔带过,仅有的文字还都是大家啥时候过去的……
朱文奎还小,不会办事,但陈迪是老江湖,这场面还是驾驭得住的,有他和詹事府的官员帮忙,想来是没问题。
郑和的回归,让朱允炆放了一桩心事,朝廷中官员促朱允炆返回的奏折越来越多,无外乎是:外国使臣来了许多,你当皇帝的不回来主持是不是太不给他们面了?咱们泱泱大国,要懂得礼仪,主人是要脸的。
无论是有人对大小琉球手,还是琉球乱了,大明都有充分的理由兵,至于赶走敌人与戡平地方之后,要不要盖房驻军,这些小事可以慢慢商量,谈判个几十年也是可以接受的。
距离十月二十日于济宁会合的时间还早,朱允炆决定暂缓去济宁,转而去了曲阜,新一代的衍圣公孔公鑑曾上书朝廷,想要发动孔氏家族的力量,参与到社学、县学之中,朱允炆一直压着没批,就是想要亲自见一见这个年轻人。
过了黄河,向北十余里就是微山湖,过微山湖向北,便是藤县、邹县,再继续向北,便是兖州与任城。
等日本手就有些不靠谱了,现在的足利义满估计狗刨都没学会,爬不了那么远的地方,他真想动手,也会先打朝-鲜。至于足利义满的他儿,那就是个胆小的封闭主义者,估计到死都不会岛一步,再轮去,自己都要老死了。
在这里,朱允炆收到了一个好消息:
朱允炆知琉球迟早会乱,虽然这些人未必会向大明求援,但大明可以当一次好人,主动帮助他们少死一些人……
PS:真诚谢v臭不要脸v读者打赏上盟主,谢谢兄弟的支持。等我忙完婚事,一定好好更新。有票的兄弟可以支持,惊雪谢过。
第三个外力,琉球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