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有些无奈,看宁妃这架势,就知设置个门槛有些不太现实。
这种执着,造就了很多人才,但更多的人,则沦为了炮灰,历史的风一,连个渣渣都没留。
“你说,若是给乡试设置一个年龄门槛,会怎么样?”
对于这些人而言,没了科举,灵魂就不安稳了,所以,狂放不羁也好,浪四方也好,只不过是痛苦压抑挣扎的灵魂。
赵大哈哈大笑起来,对众人说:“诸位,让我说,我儿之所以能考中,还是天资聪慧,是块读书的料……”
不过,考试虽然简单,但你也得把八文给写来才行,如果写成十八文,死活也是不可能让你通过的。
朱允炆是可以理解赵大的心,自家孩终于可以上小学了,过两年多就可以参加中考了,未来可期,怎么可能不兴?
用三字经的话就是: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
宁妃吃惊地看着朱允炆,连连摆手,:“不可,万万不可。穷经皓首,大晚成者众多,若设门槛,岂不是寒了天学的心?再说了,年龄越大,越是老城庄重,看问题更是老,不应拒之门外。”
当然,这也就是个学前班升小学的考试,补考神的,很常见。
朱允炆只是简单的希望这些人,学习未来的大才,江南第一军师徐渭,人家考了几次一看考不中,咱不考了,换个行业,给人当师爷去……
朱允炆了眉心,看了一台上已经四十的文弱书生赵修明,:“民间重科举,这是好事,以士人为尊,士有地位,也是好事。只不过……”
有人开喊。
只是……
录遗。
朱允炆轻轻叹息:“只不过,明明不是读书的料,为什么非要死脑筋,走读书这一条路?千家百行,若读书不适合,未必其他不适合。”
像是“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先生,“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的唐寅先生,这两位自从断绝了科举这一条之后,那就彻底没可走了,剩余生,看似在青楼里面逍遥快活,实则是满心痛苦。
揖啊?”
通不过,那你就不是童生,或者说你就不是秀才。不是童生,那就没有乡试的场券,就像是你幼儿园还没毕业,直接三年级,这不合适啊……
朱允炆低声问。
嘛都非要一把胡了,孙都要跑路了,还要接着考?这也就是赵大有钱,如果都像海瑞家那样,估计考中了连一顿饭也请不起,别说唱戏了。
这不一样发光发,名震天吗?
他们一个个似乎都是死脑筋,没了科举,就似是没了人生意义。
快活的是,痛苦的是灵魂,是理想与抱负的破灭。
虽说后世提倡活到老学到老,可绝不会提倡活到老考到老啊……
如果真有门槛,估计苏轼他爹也考不了士,他们一家人也别想挂一门三士的称号了,因为苏洵认真读书的时候是二十七岁,读了二十年,考中时都已经四十八了……
宁妃看着朱允炆,轻声问:“这是一件好事啊,今日大明多了一位童生,他日便多了一位举人,或许有朝一日,他还能登奉天殿。”
也就是说上次院试的时候,因为拉肚、忘带准考证,堵车等等,没有来得及参加考试,这个时候也不用寻死觅活,等几个月,省里如果是统一补考的话,你就可以再参加了……
杨梁站起来,一只脚踩在凳上,拍着大喊:“我儿正在用功苦读,用不了两年,一定能考来!你儿都用了二十八年,我儿用个二十年怎么就不行?”
朱允炆嘴角有些动,是七月份,这个时候本就不是院试开考的时候,在七月份中了童生,那只有一种可能:
所谓录遗,就是补考。
在古代读书走科举这一条路,与后世上大学最大的区别就是,大学的尽是社会,而科举的尽,那就是从再来……
朱允炆有些忧虑。
问题的症结不在于士人的地位,而在于其他份的人地位太低。
童生并不都是小孩,像赵修明这种四十岁的有,比他爹张大还大的也有。
这是不太正常的。
宁妃转看向戏台,问:“只不过什么?”
赵大丝毫不以为忤,站直了,喊:“杨家梁,你少在这里嫉妒,老的儿现在是童生了,你儿呢?”
“一生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