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解释起了东北的优,以及缺。
总来说、东北的优就是土地沃,十分平整,并且没有西南那样的过多瘴气。
缺就是草甸厚实、密林丛生,开垦需要花时间和大代价。
如满桂所开垦的辽河中游平原,三年才能开始收获粮,五年才能让土地产量和辽南一带的比拟。
在这个生产力底的年代,哪怕上足够的耕和农,刀,十万百姓一年最多也就开荒二三十万亩。
而这二三十万亩的代价,便是每三个月最少二石粮。
十万人,五千耕,三年多开垦五六十万亩田地,但需要吃去二百四十万石粮,六千石盐,平均每年吃八十万石粮,二千石盐。
这是什么概念?大明目前一年的田赋,经过朱由检麾御监的交田赋,才勉可以达到两千八百多万石田赋收。
等于说、每年需要拿三十五分之一的财政收,才能在三年后得到五六十万亩田地。
如果是一百万人开垦,三年后也才能得到五六百万亩耕地罢了,但却要在三年消耗两千四百万石粮。
哪怕照军屯,与御监七三分,那也需要交二十年才能交足朝廷花去的粮草。
如果是一个脑正常的封建王朝官员,都不会觉得这是一个划算的买卖。
毕竟这是二十年,相当于正常封建王朝十五分之一的寿命了。
换平常,朱由检也不愿意去这种买卖,但架不住朱由检知一件事,那就是陕西会连续十几年大旱,其他地方也会遭遇。
一省之地、除了靠近源的田地或许可以收获到粮,其他田地只能可怜的裂。
不让他们叛乱,只有赈灾,既然要赈灾,就要养他们十几年。
既然如此、还不如直接迁移去外地,发粮给他们开垦新田亩。
苦三年、总比苦十几年,甚至亡了天要好!
况且、是大明唯一向外迁移百姓的机会,这机会可以说只有五年。
天启七年开始陕西便要大旱,而后陆续扩散,粮价飞涨,而陕西粮不过四文一斤。
以大明的田地数量,每年所耕耘的粮是十数亿石的数量。
哪怕不花银买,但只要解决近九千万亩军屯田,哪怕照七三分,再交赋税,一年也有四千多万石。
这些粮、除去运送损耗,能运到北方的也有三千万石。
只要皇兄支持他的计划,大明可以在裁撤天卫所后,天启七年以前,维持每年长城以外三四百万的开垦人数。
时间不等人,朱由检等不了那么多,因此在简单的盘算后,他便:
“关外的事,哥哥不用担心,我会解决的。”
“目前要的,便是先开垦大宁三卫!”
“大宁三卫……”听到朱由检的这句话,朱由校心不在焉的拿起了一颗荔枝吃:
“那里可以屯垦吗?”
“可以、虽然有些费力气,但目前大宁三卫那里有三千多耕,到时候在与土蛮互市,应该能有上万耕。”朱由检商量:
“臣弟想的是,将北直隶的所有养济院手脚健全之人,以及北直隶犯事之人全送往大宁三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