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杨士奇对视了一,明白了朱允炆的打算,他这是想要一蚕掉河套地区,并不打算在河套与鞑靼行大规模战斗。
只要将石灰运过去,其他材料好找,实在不好找,那就运小石过去。只要东西到位,混凝土石板就能浇筑来,用混凝土墙直接围城,速度较之传统建城的速度快多了。
铁铉有些惊讶,连忙询问缘由。
杨荣将目光从舆图上移开,对铁铉笑了笑,说:“铁尚书,皇上想要的可不是河套,只盯着河套,就错会了皇上的意图。”
铁铉将建文皇帝的决定告诉了卢渊与杨荣,叹:“若真能不动兵戈便可收回河套,这对我大明而言,也是一桩幸事。”
在草原上修城池,对于大明来说已经不再是什么困难的事,别看那里没几木,有些地方周围还没山,没关系,大明有混凝土。
稳定压倒一切,现在大明国力蒸蒸日上,文教、军事都在发展,多一年和平,就大几分。
解缙、杨士奇没办法反对了。
修城池?
杨荣目光笃定,手指指向大草原,凝重地说:“皇上这是在试验城池箍紧河套,若证实此举可行,那一个被箍住的可就是草原,整个大草原!”
经商议,朱允炆命阁拟旨,命山西、陕西、大同等卫所,调一万军士,两万百姓,划拨薛禄统,河套等地建三座城,扩大明军在河套的控制范围。
“啊?”
朱允炆盯着舆图,缓缓地说:“既然你们认为取河套耗费太大,那就作罢。”
修城和混凝土,这都是基建容,皇帝要修路,几个城,有什么好反对的,相对征调几万大军征的成本,这简直是太低了。
想要河套成为上江南,就需要彻底控制整个东河套,至少阴山、狼山南北,贺兰山以东,不能有蒙古骑兵的踪影。
“嗯?”
朱允炆看向舆图,河套地区土沃,经营的好,自然是粮草不缺。可问题是,如果大明军士不能固守整个河套,只守着几个孤城,一旦庄稼成熟,不等军士拿起镰刀,瓦剌和鞑靼的骑兵就可能先来收割或放火了。
将士齐心协力,几千人三个月一座城方圆二里的小城来不成问题。
细无声,蚕不吐骨。
铁铉看着沉思的杨荣,问:“你认为修城池的方式可以控制河套吗?”
卢渊看着舆图,指着山西的长城说:“如此草丰之地,早就该收回了。要我说,应该将大同的长城直接修到阴山,连接贺兰山,将整个东套都保护在!”
庄稼在城外,骑兵来时,不好守。总不能为了几亩庄稼给人死拼吧。
解缙、杨士奇震惊地看着朱允炆。
朱允炆指了指河套方向,平静地说:“兵河套不妥,那安排山西、陕西两地军士,征调一些百姓,在河套修筑几个城池总无碍吧。”
何况冬夏时期,鞑靼主力不在,两省卫所军士去一段时间并不危险,万一有军,完全可以躲到城里去。
解缙、杨士奇松了一气。
鞑靼是游牧民族,游牧游牧,天在这里游,夏秋换个地方游,冬天再换个地方游,一年跑几个地方很正常,如果大明在河套的城池多起来,想来鞑靼也会换个地接着游,而不是发动战争吧。
听了铁铉的方案,徐辉祖、解缙都没有意见。
徐辉祖嘎得一声就笑了来,对阴损,不,是英明的朱允炆敬佩不已。
想想那个画面,阿鲁台今年夏天还在河套薅羊,等到明年夏天来的时候,突然看到熟悉的草原上突然多了几座城,不知他会不会吓得直接跑路。
杨荣看了一舆图,知卢渊的想法并不是异想天开,山川走势来看,反而是更合理的。但大明的长城修在古长城之上,古代没人在河套建长城啊,动员百姓修如此长的长城,其耗费不可估量,是不会答应的。
胜等地在关外,镇守之难,主要是因后勤难给。不妨趁着鞑靼西走,在冬两季输送粮草资,增加火,以确保卫所军士固守。待过两年,朝廷财政改观之后,可兵大同,收整个河套。”
兵。
徐辉祖收敛笑意,了脸努力变得严肃:“关多修城池,是极好之事。朝廷要调整关卫所,不妨将一些卫所外移,先修城,后移卫所,步步为营,可控河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