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忱认可林现的话。
沈一元了城,孙掌柜想要引着回家安顿来,沈一元却摇拒绝,询问:“英烈广场在哪里?”
孙掌柜很是欣,也恩沈一元的信任。
黄本固脚步匆匆而来,见周忱、林现都在,兴地说:“接布政使司消息,今年全面丰收已成定局,即便是有所减产,也足够支用至明年所需。布政使已经差人去通知陕西、四川、山西等地,已经起运的粮继续运至西疆,充为粮仓,尚未起运的粮不再运送。”
粮供应问题始终是第一问题,西疆驻守着大量军士,军屯又带来了军士家眷,这些人都是要吃饭的,其粮供应压力不比打仗的时候小。
英烈碑西侧,是宋晟的雕像。这个伟大的将领,死后埋在了天山之,化作了大明永镇西疆的英魂。东侧则是朱棣的雕像,作为打西域的统帅,他当之无愧。
经茹瑺、军士与百姓两年多的共同努力,终于解决了粮问题,不再需要关供养,西疆就不会成为朝廷的累赘,反而可以反过来补充朝廷所需。
孙掌柜一脸苦相:“东家可莫要挖苦,别的掌柜一年能给东家账成千上万两,可我,两年了,还没给东家账百两,还从东家那里要了三千多两。”
这些神牌上写着的,都是牺牲在西疆的将士姓名。
沈一元摆了摆手:“咱们想要在这西疆立足,没有本钱又怎么可能。莫要担心这些,丝绸之路的生意,不是看两年,而是看未来二十年。等到日后,你账多的时候,也可以尽大笑。”
孙掌柜见此,不敢阻拦,连忙安排。
沈一元与三王的关系密切,又是一个敢于深南洋的人,他的目光独到,湖广洪江城让他赚得盆满钵满,最主要的是,沈家与徽商在乌鲁-木齐城里的家业更多一些,手的掌柜、伙计也较多。
沈一元脸一沉,严肃地说:“那是我们的英烈,这里的百姓尚且知晓恩、铭记,我们又如何能怠慢?你要记住,商人之所以能行商,能行远,全是因为天太平,太平哪里来的,是英烈们一刀一刀砍来的,是一第一滴血来的,是从敌人的厮杀中抓过来的。去英烈广场,我要先上香。”
广场的东西两侧,则是一座座庙堂,这里即没有设佛像,也没有摆三清,只有一个个神牌,密密麻麻,一间又一间。
孙掌柜看着风尘仆仆的沈一元,连忙迎上前:“东家,家里已备好与酒菜,这边请。”
周忱欣喜地看着黄本固:“当真?”
沈一元认真地说:“我听说凡是来到这里的人,都应该到英烈广场给他们上香。我也是商人,这个规矩可不能破。”
林现和周忱走房间,问过之后,知周忱没有用早膳,便安排人一碗面来,然后说:“朝廷的羊贸易起了作用,瓦剌与鞑靼养了大量的羊,常百业需要坐镇山西,经营好这一笔巨大的买卖。在我看来,沈一元来西疆,好过常百业来。”
周忱与林现商议着,等小面来了之后,周忱吃了一,说:“等沈一元来了,我们需要与他商议一二。说到底,我们监生,没有行商的经验,有些问题还是解决不了。”
孙掌柜有些意外。
孙掌柜见沈一元有些疲倦,开:“这个规矩并非是布政使司的规矩,而是百姓定的约定。他们认为,百姓能免于帖木儿的屠刀,全赖将士浴血奋战,应该让所有人瞻仰英烈。东家一路辛苦,改日去也无不可。”
学习知识和实践作是两码事。
天山英烈广场位于乌鲁-木齐城西南,清一的条石铺底,一座五丈的混凝土塔傲然立,塔上写着“大明英烈,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在广场正中央,摆放着一个巨大的香炉。香炉里燃着细不一的香,是一个个百姓、商人等留的。
周忱、林现对视了一,放松许多。
林现。
元来了,如此说来,徽商对丝绸之路倒是看重的很。”
常百业是晋商第一,沈一元是徽商翘楚,虽都站在,两人却显然不同。
黄本固重重:“当真!”
沈一元起三炷香,看着英烈碑,哀思三息,然后喃语:“微商沈一元,给诸位英烈请香了。”
这一日,沈一元了乌鲁木-齐城,孙掌柜带伙计迎接。
沈一元看着瘦了许多的孙掌柜,笑着说:“看来这两年你没少心啊。”
生意遇到困难,他自然愿意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