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的饭好解决,可二十几万人的饭,很难解决啊。
郁新有些着急,:“若动用三十万大军,无法就于敌,粮草又跟不上……”
“三十万!”
打,也很难支撑起大规模的战事,应以小打或中打为主。解缙思索再三,站在了兵与都督府一边。
如果哪天突然了暴雨,山路无法通行,后面的粮运不过去,前面的军士就要挨饿,战斗力锐减,战争很可能就会因此而失败。
可广西那地方,十万大山之地,山路崎岖,地势险要,偶尔还会有山坡、泥石,直线十里路,可能就要走个五六十里,甚至更远。
在陈迪看来,大明是堂堂中华,礼仪之,绝不会趁人之危的事来,丢不起那个人啊。
若是向山东、北平送粮,好说,大路朝天,哪怕是路泥泞,也好走。
杨荣看向铁铉,知自己说错了话,连忙补救:“铁尚书说得在理,胡氏敢于弑君篡国,绝不会轻易臣服,唯有拿东西两都,将其擒获,方可解决安南问题。”
历史上因后勤不给而失败的战争不在少数啊,长平之战、官渡之战、垓之战,失败的一方,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后勤跟不上。
徐辉祖摇,:“十五万大军未必够吧,要知我们深敌境,为防后路被切断,每打一关,一寨,一城,都必须派驻大军。安南境大城虽是不多,然小城、要却颇多,一路派驻军士,必会分散,等到了东都升龙时,怕已不到十万人,而升龙城周围又有多座城池,尤其是多重城,只十万兵力,可围不了敌人。臣以为,不能低于二十万,以二十五万为上。”
这个数字,惊讶了众人。
然而铁铉这一次并没有站在文臣这边,而是决:“陈阁莫要忘记了,安南早在秦朝之时,就是中原领地,唐时还设了安南都护府。纵是收回,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再说了,哪怕朝廷不收回安南,只助力陈天平复国,也需准备大打。胡氏扫清陈氏大臣,掌控安南,不彻底打败他,如何能让陈氏复国?”
朱棣严肃地说。
杨荣看着沙盘中的安南,指着安南的地盘,:“臣只想问诸位与皇上一句,打安南,是为了帮助陈氏复国,还是为我大明开疆拓土?”
郁新很清楚,看似大臣各自发言,表达意见,实则是照朱允炆设定的方向,一步步前。已经确定了要彻底灭掉安南,那剩的就不再是大的军略,而是军事筹备、动员了。
哪怕是蓝玉征,旨在彻底肃清北元威胁时,也只带了十五万大军。为一安南,动用三十万大军,是不是太多了一些?
杨荣不等其他人回复,便直言:“若为安南陈氏复国,臣以为小打、中打都可。若是为我大明开疆拓土,唯大打,别无他法。”
陈迪与郁新对视了一,都有些叹息,在军略安南上,两人在了弱势方。
没错,朝廷在广东、海南等地推行三季稻,效果颇为显著,粮并不是太大问题。但问题是,粮不可能画个圈就跑广西前线去了,需要民工、民力去运输。
朱棣握着拳,重重砸在了桌的边缘:“战争非是儿戏,一旦开打,当全力以赴。北元实力疲弱,西北敌无法东顾,东面倭寇消停,朝廷足够腾手来解决安南,若错过如此好的机会,恐会后患无穷。臣的意见是,拿安南!”
朱允炆看向沉默的朱棣,问:“燕王叔的意见是?”
宋晟盘算一番,考虑到前元动的兵力,:“没有十万大军不可为,臣以为,至少十五万。”
朱允炆看向杨荣,问:“你如何看?”
朱允炆看着众人,满意地了:“虽有反对之声,然多数都认为需准备大打。既如此,那就敲定,一旦用兵安南,就要大打,追索胡氏至碧落黄泉,踏平安南不臣之地!方略已定,不作二想。现在,就讨论,如何大打,动员多少兵力为宜。”
解缙有些担忧,二十五万人,需要庞大的后勤支撑才行。
陈迪当即反对:“自然是为陈氏复国!我大明乃是安南宗主国,安南为藩属国,如今其皇室遭难,陈氏之后又有了消息,助其重掌安南,以成大义,我天大国朝,岂会因弹之地,毁清誉于天?”
众人看向朱允炆,三十万大军可不是少数目,明初太祖北伐北元敌时,通常也只有十几万,二十几万兵力,最多一次才堪堪三十万。
朱棣拿起竹竿,指着安南山河,严肃地说:“敌人可是有百万之众,我们要行的又是灭国之战,没有三十万兵力,只能拿东都升龙,无力兵西都清化。若想要一劳永逸,彻底消灭胡氏父,就需要动员三十万兵力。”
朱允炆微抬眉,略显惊讶地看着杨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