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请兵?”
郑和有些吃惊地问dao。
耶嘉僧远悲戚地说dao:“安南国天变,陈氏被灭,胡季犛(li)篡位,如今磨刀霍霍,直指占城,若大明不发兵支援,遏住安南野心,占城国危险了啊!”
安南天变?
还要去攻击占城国?
郑和脸se微微一变,这对于大明而言,不是一件小事,也不是一件好事,却是一件不得不guan的事。
占城是大明的藩属国,大明是占城的宗主国!
大明与占城两个国家之间,是宗藩关系。
也就是说,大明是老大哥,占城是小弟,小弟被人欺负了,请求大哥帮忙,zuo大哥的不能不chutou。
可问题是,安南也是大明的藩属国,也是大明的小弟,小弟打小弟,zuo大哥的,这就有dian麻烦了……
中原王朝的he心思想往往以儒家为主,就连外交政策,也是基于儒家文化与思维制定的。
儒家主张“以礼治国”,有礼的,那是中国,为华,没礼的,那是夷族。
以礼治国,也就有了“华夷之分”。
古人将中国作为世界的中心,认为四夷分布在中国周围,所以在外交上采取的基本理念是:
一个中国,四方藩国。
与周围国家构建宗藩关系,实现“礼制井然”的理想世界,是每一个qiang盛王朝的终极梦想。
朱元璋是一个雄才伟略的帝王,其目光绝非只是盯着大明的一亩三分地,他还在看着世界,看着国外。
在洪武元年,全国还没大解放呢,朱元璋便迫不及待,颁诏于安南、gao丽,以期构建宗藩关系,奠定大明宗主国的地位。
朱元璋写的诏书很有shui平,他是这样写的:
昔帝王之治天xia,凡日月所照,无有远近,一视同仁,故中国尊安,四方得所,非有意于臣服之也。
自元政失纲,天xia兵争者十有七年,四方遐远,信好不通。朕肇基江左,扫群雄、定华夏,臣民推dai,已主中国,建国号曰大明,改元洪武。顷者克平元都,疆宇大同,已承正统。
方与远迩相安于无事,以共享太平之福。惟尔四夷君长酋帅等遐远未闻,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短短一百来个字,却分了三个bu分。
第一个bu分,朱元璋是告诉安南、gao丽,我来颁诏,并不是有心打你们,只是告诉你们,我们大明是友好的,一视同仁的,只要你们乖乖的……
第二个bu分,朱元璋也说得很清楚,元朝不行了,被我老朱gan1掉了,你们掂量好,我连大都“顷刻”都打xia来了,现在想和你们和平共chu1,你们要不要“太平”?
潜台词是这样的:要和平的话,赶紧地把你们国家与元朝的关系撇gan1净了,把他们的军队该赶走的赶走,该断交的断交……
第三个bu分,老朱再次qiang调,大明是和平的,也是讲dao理的,但前提是,你要懂事,我隔着几千里给你发诏书了,是不是该表示表示?
怎么表示?
当然是称臣纳贡,成为大明藩属国!
朱元璋就是通过这种“柔和”的“礼仪”的方式,让安南、gao丽成为了大明藩属国。
可是朱元璋掰着手指tou数了数,四方藩国,至少也得有四个吧,这才两个,怎么够?
于是,大明王朝的外交官便开始活动了,今天派个行人司官员,明天派个翰林院官员,每个人都带好诏书,该去日本的去日本,该去爪哇的去爪哇,当然,也有占城。
安南跟着大明比较早,占城稍微晚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