愣住的人。
四周的人反应过来后纷纷跑来拉动辘轳,然而灾难给人的反应时间往往是不足的。
当他们在拼命向上拉的时候,厚重的土层倾泻而,吊篮在一瞬间被泥土吞没,绳乘重不足而断裂。
拉动辘轳的人只觉得忽的一轻,用力的人纷纷往后栽倒。
摔在地上的那一秒,所有人脑中都是空白的,只有井匠连忙爬了起来。
只是当他看向井的时候,挖掘数日的井被掩埋大半,那两名力夫也不见了踪影。
“完了……”
——————
“三月至五月,因掘井而死者不四千人,三省之地,近五千万亩田地绝收,无而饮者多达百余万……”
五月初一,当毕自严在齐王府书房念地方上疏的奏疏时,坐在位置上的朱由检沉默了。
两个月死去四千人,全因掘井而死,这样的况足以说明了三省旱到了百姓明知掘井会死,却还要井的程度。
朱由检解决了粮的问题,现在的问题却来了。
不过、这个问题他个人也早就准备好几年了。
“二十六万石泥、一百六十二支工程队已经准备好了,各府官员提供匠人,铁来供应他们掘井。”
“此外、如果实在没有办法掘井的地方,举村迁移河西、河套、或者其他地方。”
朱由检开令,而这所谓的一百六十二支工程队,则是在燕山土木科的学。
他们的老师是大明技术最好的各种工匠,如果连他们都解决不了,找不到可以挖井的地方,那么举村迁移就是百姓们最后的活路。
那二十六万石泥,则是由扫套之役被俘虏的蒙古人劳改两年半而积累的泥。
保证西北百姓有喝,这是朱由检对这次西北大旱的手段之一。
“这掘井的费用……”毕自严对朱由检询问,而朱由检则是不假思索:
“从国库拨发,另外如果河西无法容纳这么多百姓,就请百姓前往洛阳,乘船顺黄河南海。”
“海之后,百姓迁往安南,从时间上来看是足够的。”
“迁移的费用由各地官府承担,朝廷发银。”
从西北迁移百姓前往东南亚,这听上去都不可思议,但朱由检没有办法。
他倒是可以陕北迁陕南、陕南迁四川,四川迁云南、云南迁安南……
可问题是,这中间需要耽搁多少百姓,耽搁多少亩田地?
与其耽搁数千万亩田地的耕种,倒不如直接将百姓迁移。
彻底没有喝的百姓终究是少数,几十万人的迁移,也不过就耗费百余万两银,但如果一省省的迁移,那费用就不是白余万两银了。
哪里是灾区就迁哪里,这就是朱由检对付天灾的手段。
“诸藩的银都交上来了吗?”朱由检对毕自严询问,而毕自严也:
“照说好了,先交十分之一的金额,等安南打来后再交十分之二,拱卫营动后交十分之三。”
“最后等打诸多土和就藩地,藩王迁移抵达后,最后交十分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