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桑岱倒是得不错,照这样去,恐怕能重新恢复当年儿的繁荣。”
当熟悉的声音现,着常服的尤世功现在了总兵府,而在他手中,被锦衣卫派往儿的郭桑岱为大明建立起了一个存在于后金大后方的城池。
别看儿只有一营兵力,但和明军远征金军困难一样,金军想要远征儿也很困难。
哪怕有黑河作为运载,两千余里的距离还是让人望而止步。
不过、郭桑岱虽然建立起了这样的一个城池,但以儿的况来说,这地方却没有办法自给自足,只能依靠后方源源不断的输血。
为儿城负责输血的,正是在朝鲜东北镜城之地担任镜城总兵的尤世功。
镜城之地虽然也不大,辖区百姓不过三万余人,耕地十余万亩,但它实际上是一个中转站。
儿城的补给从镇江发,走鸭绿江海,然后在镜城补给后,便沿岸开始北上,将资送往儿。
虽然只过去了一个半月的时间,但在儿和镜城、镇江三地的船只却络绎不绝的在海上行走。
“向殿请调五万石粮,三万斤铁和三百耕给郭桑岱。”
尤世功拿着手书,转递给了旁边的副总兵,而副总兵听闻后却说:
“不如申请十万石如何?看着速度,儿城说不定很快就能聚拢两万人。”
“不行……”尤世功摇了摇,意味深长:
“郭桑岱虽然是归化女真,改了汉姓,但毕竟是女真人。”
“老还活着,你可别忘了他是怎么起家的。”
“粮必须把控好,只需要保证他们半年的量就足够。”
“末将明白了。”听到尤世功的话,副总兵当即退,将儿的事通过锦衣卫送往了镇江。
镇江的塘骑则是畅通无阻的走长城外,绕过辽泽北,直接穿过科尔沁草原,将消息带到了泰宁城。
当手书送到朱由检手中的时候,已经是五月初一了,而泰宁城也在上直四骑卫的修筑,屹立在了科尔沁草原上。
城夯土民居四都是,而朱由检则是在城中日后的衙门拿到了手书。
对于郭桑岱的事,他并不是特别关心,也不指望他们能牵制金军多少兵力。
朱由检要的,只是他们在归顺老的局面,从中套不少金军的报,以方便日后的扫虏之战。
不过如果郭桑岱能让北山大量女真聚集在儿之地,这倒是对于明军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消息。
“照尤世功说的,拨银从镇江调粮给他。”
“是!”
朱由检将手书递给塘骑,转而打开了熊廷弼的军。
相比较郭桑岱和尤世功的军,熊廷弼的军不单纯是在军事上,而更多偏向政治。
军一开篇,熊廷弼就说了说这一战的斩首数量,以及山东灾民的安置地。
从亦东河城往南的数千万亩平原足够他们开垦居住,明军只需要在沿途的各个隘修建石堡,防止建虏走山袭击灾民就足够。
另外从这一战的况来看,明军在辽东的补给问题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了,只要朱由检想,明军完全可以在明年发动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