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当即同意:“既是如此,那就请支取银两,在发放工钱与饷银时,让其亲自领取,察其双手,若无老茧,则抓起来如何?”
朱允炆有些奇怪,修长城虽然有十二万人,但毕竟不是聚在一堆,拿着花名册直接名,不就一清二楚了?
朱允炆敲了敲桌,徐徐说:“如此看,北平布政使司与都司衙门认定人数没有虚报,而却咬定人数虚报,是吧?”
杨士奇见此,了一句话:“皇上,依花名册名确实不可行,国监中也曾用过花名册作考勤,却发现有监生代替的况。”
张昺沉思良久,凝重地了:“好,我应了!”
张昺、平安等行礼。
朱允炆想着,编成队列,队列固定人数,一队队查看总可以了吧。夏元吉依旧反对:“已近年关,这一段长城修缮基本结束,虚报的人数自然也会纷纷补全,以领取工钱。臣以为,要真正查人数是否存在虚报,只需挨个检查其双手,若手无老茧,则必是虚增冒领之人。”
张昺深了一气,十优州府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名号,还有荣誉,利益,一旦撤销,丢脸不说,所有官员增加的俸禄都要被砍掉。
修长城就没一个人是轻松的,无论是民工还是匠人亦或是军士,一两年,绝不可能细肉,双手无茧。
朱允炆目光变得冷厉起来,责问平安与张昺。
朱允炆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被将了军的夏元吉。
“臣等领旨。”
朱允炆恍然,在大明就有人开始玩代答“到”了,若拿着花名册喊名字,这个喊“到”,那个喊“到”,确实很容易虚不少人。
自己失职,连累布政使司,连累北直隶所有官僚,以后想要再在这里立足,可就难了……
朱允炆询问。
“是!”
“那就编队吧。”
夏元吉坦然接受,反过来威胁:“没问题,只不过若冒领之人过千,北平都司衙门与布政使衙门就有失职失察之责,皇上如何置暂且不说,但北平十优州府的名号却要撤消,相应俸禄增中的优待分也应取消!”
张昺、平安与夏元吉同声。
平安看向张昺,也有些为难。官员调查与自己调查的结果不一样,倘若真如夏元吉所言,底有人虚报人数,冒领工钱,那自己可就真是失职失到家了。
“移民百姓的生活,可有充分保障?”
”
朱允炆抬了抬眉:“这种事,直接花名册不就清楚了?”
朱允炆见张昺也没意见,便令:“就由布政使、察使负责吧,安全局与御史共同来办吧,越快越好。”
夏元吉施礼:“依皇上所言。”
朱允炆满意地了:“百姓能安顿来,只解决吃饭问题是不够的,必须有所存余,家家若能备个一年吃的余粮,手中还有日常花用的余钱,这才算是立住了。民兴,社稷才能长久。”
平安连忙说:“皇上,臣亲自去过山海关查过此事,征调军民一律造册,新增七万军民并无纰漏啊。”
/65/65076/19457788.html
“果是如此?”
张昺严肃地保证:“新增的七万军民中,其中卫所军士有两万两千四百人,剩余四万七千六百人皆是布政使司征调,皆有造册,一查便知。”
朱允炆暂住北平布政使司衙门,询问北平农商军事宜,张昺与平安对答如,相应文册、账册都搬了来,审查一份份账册,朱允炆肯定了张昺、平安的能力,北平城及其周围在他们的理之,确实到了井然有序,百业兴隆。
朱允炆欣赏张昺勇于承担责任的态度,但也不想事太僵,吩咐:“那就让先自中央钱庄支取三十万两,填补空缺,卫所支取分来年补上,若证实有大规模冒领之事,则一查到底,严厉惩,相关监察人员,失职人员,依节轻重罚,十优州府的招牌还是暂时不摘的好。”
夏元吉走一步:“皇上,只清花名册还是不够的。”
“哦,为何?”
张昺微微摇:“虽然北直隶的移民多达三十余万,但有赖朝廷全力支持,又给足了耕作与耕经,百姓已基本立住了脚跟,有九成百姓吃饭已没有问题,只有一成百姓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家庭困顿,无力生活,布政使司这边也作了安排。”